English

挑战难题填补空白

1999-04-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55个少数民族各自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在全国解放初期,有的处于封建社会发展阶段。有的处于封建领主制或农奴制发展阶段,有的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有的甚至还处于原始社会公社制残余发展阶段。面对这些教育发展水平、层次、形式、内容等都极不相同的中国少数民族,要研究他们教育发展的情况和规律是极不容易的。正是由于研究这个问题的难度太高,所以解放后40年内一直少有人敢于涉猎这个领域,所以韩达在90年代初敢于向这个科研难题挑战,提起了研究和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任务,并历经九载,终于由三家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了约有600万字的三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填补了一项重大学术空白,是中国民族研究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

该书在学术上成功地处理好了以下三个学术问题:

1.成功地处理好了民族教育分类问题。

由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平衡性,从而导致其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千差万别,很难统而划一。作者从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采取了通横达纵的方式解决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分类问题。这种分类方法,既看历史横断面上各民族的教育水准和特殊情况,又看各民族历史纵剖面上的教育进程和辉煌成就,经纬交织,以“史”贯总,古今辉映,从而给人们勾勒出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宏大而辉煌的画面。

2.成功地处理好了历史分期问题。

历史分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基准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历史分期由于受到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和制约,也难以划一。作者仍然从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采取了分别酌处的方法,即凡能参照朝代史划分者,按朝代史论述;凡不能者,则按大的年代史、世纪史划界;无明确断代者,则统称为“解放前”。这种不拘泥于一种分期法的办法,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多元性及多层次性。

3.成功地处理好了地望分布问题。

少数民族地望的定位是研究和撰写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又一个基准点。而我国少数民族的地望分布,从宏观上看是“大杂居、小聚居”。从微观上看各民族的情况又不完全如此,若把握不好,将很难照顾到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少数民族。作者依然从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地望分布在“大杂居、小聚居”的大背景下,又将其细分为三类,一是大集中、小分散,二是小集中、大分散,三是全民族聚居于一二省的局部地域。针对这种状况,在叙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时,除聚居一地者外,其余均以集中部分为研究主体,解剖麻雀,以略窥其概,同时兼采其分散部分之特色精华,以周其全。

这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在向人们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古今发展丰姿的同时,也构建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学科体系,不仅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研究的空白,也为丰富和完善中国教育史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更有意义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出版,再一次向人们雄辩地说明: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排斥、轻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都是对中国文化的阉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